第633章 百度姓李不姓马(2/5)
”跟“崇信加入阿里”、“小龙研发Foxmail”并列为华夏互联网三大蝴蝶效应事件,被斯坦福商学院列为“中美科技产业转折点”经典案例。
马冬敏对百度的塑造远超世人认知。
她不仅是创业推手,更是隐形架构师,劝夫回国创业只是其一,随后主导百度早期英文名“Baidu”的命名。
2001年互联网寒冬期,她建议转向企业搜索服务,为新浪、搜狐等企业进行搜索服务支持度过危机。
设计通过AB股架构令丈夫持股16%但拥有53%投票权,确保控制权。
随后以百度CEO特别助理的身份,多次‘修正’李彦洪的战略。
2008年CFO离职风波期间暂代财务监管,李昕晢任职后,功成身退。
但马冬敏在百度的影响力并未随着隐于幕后而减弱,而是与日俱增,甚至互联网有种说法,BAT不是二马一李,而是三马同槽。
如果说李彦洪拥有技术理想主义者的理性克制,那马冬敏就是现实功利主义的果决强势。
前者对失败的容忍度,可以接受各种试错,但后者或许出于资本考量立即叫停。
当技术理想主义与资本现实主义剧烈碰撞,构成了百度决策系统的双重人格。
这种双重决策机制既造就了百度早期“冰与火”的爆发力,也埋下了如今战略摇摆的伏笔。
蓦然回首,曾经那个与他并肩作战的伴侣,何时竟变得如此陌生?她的锋芒不再是为百度劈开前路,反而化作急功近利的插入自己腹背的利刃。
此刻,李彦洪终于意识到他反击彼岸之前,要先处理一下‘家事’!
“.道理我都懂.”他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平静,“但,决策权在我,你可以提议,但不能越界”
不知电话那头说了什么,李彦宏突然提高了音量:“.现在是什么时候?利益又是利益!我看你是利欲熏心,之前我就劝过你少接触别以为我不清楚你背后的那些动作.”
他一拍桌子,猛地站起身,“.百度为什么掉队?就是因为永远在向资本妥协!”字句如刀,“再不动手术,三个月后搜索市场就姓‘彼岸’了——没有搜索的百度算什么?你难道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