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科幻小说> 熊学派的阿斯塔特> 1783.话术的破绽(2/4)

1783.话术的破绽(2/4)

。雅典的政治家确实互相争斗,但也大多都是想帮助雅典变强。”蓝恩对这种说法没有反驳,反而点头:“确实,一般来讲,她的这些话术还可以理解为‘想赶快得到信任,然后更好的帮助别人’。但是……”说到这里,蓝恩与卡珊德拉、阿力克西欧斯先后对视。“你们知道伊述文明是怎么消失的吗?”这世上研究伊述文明的人绝对不少,希罗多德作为西方史学之父,更是将其命名为第一文明、先行者。并且在这个研究圈子里广泛传播。秩序神教更是绝不放过相关消息和知识。所以卡珊德拉和阿力克西欧斯对此有基本认识。详细的他们当然不知道,也没人知道。但是伊述文明崩塌灭亡是能肯定的。这是能从众多伊述遗迹的蛛丝马迹中得到的答案。当然,伊述文明崩塌灭亡的现状,跟奥林匹斯诸神的信仰,在知情的信徒心中两者之间该怎么做平衡和协调,那就属于是神学的范畴了。在这个时代应该寄希望于神殿的祭司们给出研究和解释。如果解释不了,那么就说明这种信仰的破绽太大,无法自洽,到时候自然会有诞生在新时代、适应新时代的宗教出现,替代他们。但这些学术性的事情,一般是不会在蓝恩眼前这姐弟俩身上纠缠多久的。“他们不是消失,他们是灭亡了。”阿力克西欧斯耸了耸肩说着,语气轻松得似乎都没意识到自己所说的事情已经有了造成信仰危机的苗头。“是的,伊述人灭亡了。”而蓝恩则干脆接上话茬,“那么在一个行将毁灭的文明中……为什么还会存在一个张嘴闭嘴就是‘你们伊述人’的家伙?”“并且看样子,她还夺得了咱们脚下这个遗迹的管理职位?”“我要提醒你们,仅仅在几年前斯巴达陆军进逼雅典的时候,被誉为民主之父的伯利克里只是因为作战态度稍微消极了一点,几乎就要被民愤掀翻了。”人群的态度大体是取决于他们的处境,处境越艰难、危险,那么人群的态度就会越是极端。军国主义、纳粹,等等极端组织形式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都会寻求为自己竖立敌人,来确保处境足够艰难、危险。而还有什么处境,能比文明末日更加艰难呢?同理,又会有什么人群,能比身处文明末日前夕的人群更加极端呢?“如果伊述文明的崩塌是在一朝一夕的短时间内就完成了,那么突然降临的异变之中,确实可能会有这种人的存在。”“可是伊述人在各地建造了各个遗迹,他们的各个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