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明末辽东从军行> 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衡之术(1/4)

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衡之术(1/4)

    除了以上这四点,邢云衢还劝杨林尽早把叆阳打造成边贸和制造业为主的大城;把镇江打造成辽东南地区的不冻良港,以便于海贸。虽然这违反朝廷封海的禁令,但只要做的隐秘不声张,并拉拢朝中相关大臣为自己说话。那么开海贸易这事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井石兄果真是大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你说的这些话句句在理,那么就拜托你来操持这一切。所需钱财用度你自行决断,不必经过我!”杨林对邢云衢拱手道。



    “大人见外了,学生能说这些自然也就是为了给大人解忧。即便您不吩咐,学生自然也是要操持起来的。不过所需钱财之事还是要通禀您之后才能支用的。毕竟学生现在管着官门和营中的财物,立下了不少规矩。学生不想自己把自己立的规矩坏了。这一点大人您不要和我争!”



    邢云衢说到这儿叹了一口气道:“大人,学生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大明现在看是国势平稳、威名依旧。可是开国至今已历二百五十余年,其中顽疴之症已是病入膏肓,实是无药可救。单是几十万不事生产的宗室俸禄一事,就已经把大明的财税拖得捉襟见肘、举步维艰。其实朝廷知道这些事情,可是根据大明祖制又没法更改。这些宗室不能做官、经商、务农等等,每月只能等着朝廷俸禄过活。大多人的日子甚至都比不过寻常百姓。如此下去,国家早晚要被拖垮。”



    “再如边贸一事,朝廷虽下令严禁向建州和与其交好的蒙古部落开市。但是据学生所知,朝中有人与山西官府、边军勾结,利用当地商贾向塞外大肆走私。眼下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长此以往必将引得其他商贾眼红。有可能同流合污把走私规模扩大。学生估计,这些走私的货物除了蒙古各部留存一部分,大部分都将流向建州叛胡。这些人如此里通外敌、资敌养敌,建州之叛何时能定?”



    杨林知道邢云衢这最后所说的,正是与满清勾结的有名的“八大皇商”一事。说是山西八家商贾向后金走私,其实何止八家商贾。小的商贾还没计算在内呢。如果把他们的走私数字合计起来,那是相当可怕的。好在现在的“八大皇商”才刚开始走私,规模还不大。自己今后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破坏他们与后金的交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